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使用Google Sync与诺基亚S60手机同步

Google最近发布了Google Sync在线手机同步工具,该服务能够把支持SyncML手机的联系人信息与Google服务器进行同步,并在需要时重新传回手机中,支持SyncML协议的手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在线同步自己的通讯录,因此中国用户使用众多的诺基亚S60手机也可以使用Google Sync进行同步,由于Google官方的介绍信息是英文的,没有中文介绍,我这里就以中文诺基亚S60第三版手机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一下配置步骤。

  确认手机属于诺基亚S60V3的手机,例如N73/N78/N79/N81/N82/N85/N95/N96等等。


  在手机上,打开“工具”-“同步处理”。


Google Sync与诺基亚S60手机同步


  点“选项”-“新同步情景模式”,增加一个新的同步配置,名称取为“Google sync”。


Google Sync与诺基亚S60手机同步


  这时候点“应用程序”,设置一个同步应用,对于诺基亚S60手机,Google Sync只支持通讯录的同步。选择“名片夹”,“是否同步”选择“是”,“远程数据库”输入contacts,必须是小写字母,“同步类型”为“双向”。


Google Sync与诺基亚S60手机同步


  接着修改“连接设置”,“服务器版本”为1.2,“服务器识别码”为Google,字母G必须是大写,数据承载方式为“互联网”,“接入点”选择默认。


Google Sync与诺基亚S60手机同步


  接下来,“主机地址”输入https://m.google.com/syncml,“端口”为443,用户名为你的Gmail用户名,密码为Gmail密码。


Google Sync与诺基亚S60手机同步


  设置好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在线同步了,同步的过程将会双向同步手机名片夹和Gmail通讯录里面的联系人。同步前请先做好备份操作。


  Gmail通讯录里面如有存在一些自动添加的联系人,可以选择该联系人,点“组”-“删除……通讯录”即可将联系人移出通讯录,但这个联系人还是存在“所有联系人”之中。


  同步完成之后,可以按照用户名进行搜索,然后选中两个相同的联系人,点“合并2个联系人”即可将联系人合并。


  同步之后,你在Gmail联系人删除或者修改的操作,再下一次同步进行后会自动更新到手机上,反之亦然。

Friday, February 13, 2009

Nokia旗下Mail on Ovi邮箱开放注册 S60版Nokia Email试用

简介:手机巨头诺基亚旗下的邮箱业务Mail on Ovi现在已经beta开放注册了,不仅支持webmail,还支持s60系统手机内置的邮箱客户端+Nokia Messaging service(Nokia email手机客户端)+手机wap方式。

Mail on Ovi先前是在 Nokia的S 40手机上通过Beta Labs进行的小白鼠测试。注册后你可以得到用户名最少三位字符的的email账号哦,如gov@ovi.com ,1G空间,目前刚刚开放注册,所以有很多好的简短的账号,昨天晚上我连夜注册了好多…,手都麻了哈,需要的赶紧,晚了就没好的了。

目前Mail of Ovi的主要功能特点:

* 内置的垃圾邮件(可选)和反病毒过滤器,可设置自动回复邮件(例如当你外出去度假,不过既然强调了邮件的移动性,这个功能有点累赘)、支持电子邮件的签名。
* 1G空间,目前是免费的,估计正式放出时也不会收费
* 支持同步手机联系人、日历,下载地图等,这点目前还没成熟,可用性不大,点这里进入
* 和Gmail的基本html格式一样,当你网速过低时,ovi也有一个低带宽版本的邮件系统
* 诺基亚的目标就是创建一个简单易用的网络邮件服务,它使用AJAX和Javascript技术的(如Gmail),以加快网页加载和提高可用性。例如,你可以像移动本地文件一样拖拉你的邮件到你邮箱的某个文件夹中,并在撰写电子邮件添加联系人时自动查找符合条件的联系人地址
* 支持pop3、IMAP收取邮件

收发ovi邮件的几种方法:
1.手机wap
手机端输入:http://ovi.com



ovi-wap

2.s60内置邮件客户端收取或者其它桌面邮件客户端参数设置
收邮件:
用户名:you@ovi.com
密码: *****
接收邮件服务器: imap.mail.ovi.com
邮箱类型:的IMAP 4
安全(端口): SSL / TLS
端口:默认

发邮件:
电子邮件地址: username@ovi.com
用户名: username@ovi.com
密码: *****
发送邮件服务器: smtp.mail.ovi.com
安全(端口) : SSL / TLS的
端口:默认

3.webmail
电脑登陆:http://mail.ovi.com

4.特定s60手机可下载Nokia email客户端进行pushmail方式收取,见下评测
查看支持Nokia email手机列表
(注册安装时如果提示要求手机系统版本,不必管他,依然能使用)

Nokia Messaging service(Nokia email手机客户端)评测:


背景: nokia email是基于mail for exchange开发的nokia官方email客户端,要使用这款软件,你要到官方网站去注册,然后选择你的机型下载软件安装使用。目前只有英文版软件。

首先注册帐号的过程中要求你把你的邮箱帐号密码也提交给诺基亚代为保存,才能顺利使用此软件,支持添加10个不同邮箱,但这些邮箱都必须先在官方网站进行注册才可添加成功。很多人在这里估计都要和我一样对隐私和安全问题有所顾虑吧?

下载,登陆之后点击右边的install,按格式输入你的手机号,等短信过来,里边有一个链接,只有一次有效机会哦,大概1.9M左右,而且下载完即安装,找不到安装文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程序大概耗费手机内存5M..,囧,很吃内存。

看图:


nokia email




nokia email



nokia email




nokia email



缺点:
* 太占内存,且不支持中文
* 不知道对用户的隐私保护怎么样
* 添加邮箱需要先在官方网站注册登记,很不方便
* 不支持在电脑上下载客户端程序

总结:总体来说对机身自带内存较大的s60机器还是可以一用的,且不是真正的push mail技术,必须时刻在线在能push,不过还是感觉用gmail方便而且还省流量。这只是简单的放出来整个过程,希望大家有疑问一起多多讨论。


ovi注册地址:http://ovi.com
原文地址:http://www.mobile20.com.cn/nokias-mail-on-ovi-mail-open-and-s60-register-trial-version.html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ThinkPad电池保养手册

在IBM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激活等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在操作的细节上出现错误,不知不觉无意中伤害了你的电池。

下面我们就举两个例子来详细分析,以说明“操作细节”的重要性。

例一:当笔记本处交流供电状态,关机后,应何时拔出交流插头?工作完毕关机后,过一会儿屏幕关闭,此时我们很容易以为已经关机成功,便马上随手拔掉交流插头,殊不知此时屏幕虽然关闭,但主板加电指示灯(圆圈中带Z字模样的指示灯)依然燃亮,此时笔记本实际上还在工作,也就是说机器此时还需电力供应;若此时拔下交流插头,笔记本会马上从交流供电状态转为电池供电状态,无端地使用几秒钟电池,这样虽然好象用不了多少电量,但却加速了电池更快地跌落至设置的起始充电电量值,从而缩短了电池的充用周期,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交流插头早拔了不行,那晚拔又会如何呢?当主板加电指示灯熄灭后(电源指示灯还燃亮),若不拔掉交流插头,系统的电源管理程序和电池里的由电池管理芯片所组成的接口电路约5秒后会自动转入“关机充电状态”,所以关机后迟迟不拔出交流插头会无端地对电量>96%的电池进行了一小段时间的充电,而伤害了你的电池。[电量没有完全耗尽前(即电量在5~100%),不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否则会缩短电池的寿命。]

综上述,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除了电源指示灯以外,屏幕下方的所有指示灯熄灭后,即随拔掉交流插头(不要迟于5秒),交流插头拔出约5秒后,电源指示灯自动熄灭。

据上述分析可知,本来使用交流供电方式,其原意是尽量少使用电池,从而延长电池的充用周期;而由于在操作细节上欠妥,“爱卿未竟反害了卿”;“操作细节”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例二:当使用交流供电时,交流适配器的交流输入插头和直流输出插头插(卸)先后顺序的操作细节上是有讲究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把交流适配器的直流输出插头插到笔记本的电源插孔,然后把交流输入插头插到220V交流电源插座上;而卸下时则应先把交流输入插头拔下,然后再把直流输出插头拔出。如果在插(卸)时颠倒了先后顺序,交流适配器则会处空载状态,交流适配器是不允许处空载状态的,因其工作于脉冲状态,空载时其内的开关变压器绕组会产生极高的反峰电压而击穿诸如IC,电容等电压敏感元件。虽然现时的交流适配器其内已设有空载保护电路,但由于设计上要兼顾到其它种种问题,这种保护电路的保护作用是很有限的;故此当交流适配器处空载状态时有可能被损坏。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了解到,在操作中的任何细节都是那么的重要,来不得半点含糊和马虎;说的大一点,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科学技术的慎密性。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我以前写下的一些关于电池操作细则的文字作适当的修改,整理;供大家参考,以提请对操作细节的注意;同时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和补充。因编幅所限,下文中不可能再如上述举例中那样进行详细分析,这点还请大家见谅。

激活处理:

以下情况的电池需要进行激活处理:

1.刚启用的新电池。

2.因长时间不使用电池,电池离开电脑处储存状态,现再启用此电池时。

3.较长时间不使用笔记本电脑或电池从笔记本电脑移出存放备用(时间超过两三个月),现再启用此电池时。

对电池进行激活处理的方法:

激活电池内的化学物质,最大化电池的性能,需要通过对电池重复充放电(完全充电,然后再完全放电)三次。所谓完全充放电是指:正常开机令电池耗电至3%电池电量(最好一次耗尽,也可分几次来耗电,但不宜间隔太长时间),然后必须马上对电池进行关机充电十二个小时。

这里强调必须马上对电池进行充电,是因为电池即使不使用也会进行自我放电,当电池耗电至3%电量,此时若不及时对电池进行充电,自放电现象极易造成电池的过放电而损害电池,过放电正是锂电池的一大禁忌。

对电池进行激活处理充电时,机子必须处关机状态。如果此时机子处等待,挂起等状态,当充电至3~4小时后绿色电源状态指示灯不再跳动时,机器会自动停止对电池的充电,令无法对电池进行完全充电。当放电至3%电量时,机器会马上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应再启动机器,在机器启动的过程中单击屏幕左下方关机按钮,令机器关机。

如果上述操作的各个细节都掌握得好,且你的电池质量又没有问题,就能很好地激活电池内的化学物质,最大化电池的性能,基本上电池在以后的正常使用中每次都能充到100%。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电池是一种“易耗品”,电池的损耗程度取决于你使用电池时所进行的操作的正确性,操作方式,操作频率,工作环境温度,库存时间(对未使用过的电池)等因数。

1. 电池的充放电次数直接关系到电池寿命,一般锂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只有400~600次左右,改进型的产品也不过800多次,每充一次电池就向使用的终点前进了一步。(当对85%以下电量的电池进行充电,将被记录并增加一次充电次数。)

为此,当电池电压大于电池管理程序中所设定的充电起始值96%,而且你当前所处场所有220V交流电源时,应尽量使用交流电源,尽量减少电池的充电次数,以延长电池的寿命。

此时电池不必从机器上移开,因为开机时不会对电量大于96%的电池进行充电。不过即使这样,如果你是长期使用交流电源而极少使用电池时,建议还是将电池从机器上移开来比较好,因为笔记本长时间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伤害。但应该指出,在此种情况下一旦交流供电断电,你尚未保存的数据会由于没有电池的支持而丢失,这一得一失,用户必须好好权衡。

2. 当电量为3~5%时,应及时给电池充电,否则电池的自放电现象会造成过放电而损害电池,充电时机器可以处关机,挂起等任何状态,也可以边充边用。

充电必须一次充满,否则会损害电池。这是基于避免因缩短充用周期增加充电次数而缩短电池的寿命;而并非是由于“记忆特性”问题,锂电池不象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具有“记忆特性”,锂电池不具有“记忆特性”。

如充电时机器处关机或休眠状态,当充电至3~4小时后绿色电源状态指示灯不再跳动时,此时电量已达100%,应及时拔除交流电源插头以防对电池造成过充电而伤害电池。

如充电时机器处等待,挂起或边充边用状态,则当充电至3~4小时后绿色电源状态指示灯不再跳动时,电池会自动退出充电状态。

充电过程中会先进行快速充电,这时电源状态指示灯呈黄色(常亮),充至某一定值后转入涓细电流慢充,这时电源状态指示灯的颜色变得闪动的绿色;一直充满100%之后,就变成绿色(常亮)了。锂电池的充电过程是恒压方式,开始充电不久即电压即会稳定下来,而电流则越来越小。

3. 电量没有完全耗尽前(即电量在5~100%),不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否则会因缩短充用周期增加充电次数而缩短电池的寿命。

当电量为5~95%时应使用电池工作,如此时使用AC电源适配器会对电池进行充电(边充边用状态)。

4. 当电量为96~100%或电池已从机器上移出,可使用AC电源适配器开机运行,使用AC电源适配器时请先把AC电源适配器的直流输出插头插到机器上,然后再把交流电源插头插到220V~插座上;卸下AC电源适配器时则应先拔下交流电源插头然后才从机器上拔除AC电源适配器的直流输出插头。否则可能会对你的设备造成损害。

使用AC电源适配器时,当把交流电源插头插到220V~插座上,而机器上的电源状态指示灯尚未燃亮前(注:其间约5秒时间)请及时按下电源按钮开机;关机或进入休眠时,除了绿色电源状态指示灯外其他所有指示灯都已熄灭后,请及时从220V~插座上拔下交流电源插头(不要迟于5秒),交流电源插头拔出后约5秒,绿色电源状态指示灯熄灭;否则都会对电池造成过充电而损害电池。因关机状态下AC电源适配器仍处非卸下状态,系统的电源管理程序和电池里的由电源管理芯片所组成的接口电路约5秒后会自动转入“关机充电状态”,对电池进行充电。(如果需要,可不从机器上拔下AC电源适配器的直流输出插头,此时电池不会通过AC电源适配器逆向放电。)

如果暂停工作令机器进入等待或挂起状态,则不要从220V~插座上拔下交流电源插头;因此时机器仍须电源维持。(建议不要长时间令机器进入等待或挂起状态,以爱护你的机器。)

5. IBM在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相关资料的技术指标中所标出的“电池使用时间”,是厂商在特指条件下所测出,该指标在我们一般正常使用笔记本的条件下是无法达到的,例如:相关资料的技术指标中所标出的“电池使用时间”为4小时,我们在一般正常使用中只能得到约3.5个小时的电池电力供应。如果相差很远,而且尚在保修期内,请速联系IBM。

保养和储存

1. 若电池较长时间(数个月)不用,应从机器上取下保存备用。建议每一个半月左右对电池进行一次放电和充电整理,以改善你的电池状态来增加电池容量。

2. 若电池长时间不用,应将其电量设置至30~50%后储存,建议大约每年给电池充电一次,并将其电量设置至30~50%,以防过放电而损害电池。将电池电量设置至30~50%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当电池的电量大于50%时,可开机耗电至30~50%。若电量少于30%,则先开机耗电至3%,再充电至100%然后开机耗电至30~50%即可。

3. 不要将电池放在高温和寒冷的环境中,电池性能会暂时降低。应将处保存备用状态和储存状态的电池放置于温度较低的地方,对于电池,最佳的温度范围约为10~20摄氏度。

关于充电起始值的调整

设置充电起始值,请单击系统托盘中的电源插头图标(当你使用交流电开机时)或白色大电池图标(当你使用电池开机时)/选择Improve Battery Health/修改Start charging when below的数值。

不要为延长充用周期而刻意大幅度地改动电池管理程序中所设定的充电起始值;因为当你把充电起始值设低(例如80%)后,虽然带电池使用AC电源适配器的“充用周期”可能长达三四个月,但若在使用该电池时势必又要对其重新激活处理,否则该电池的状态和容量都欠佳。这反而增加了充电次数,缩短了电池寿命。再者电池每一个半月左右需进行一次放电和充电整理,那因充电起始值设低(例如80%)后所延长的充用周期便更显得毫无意义。

电池充满电后因自放电现象而电量下滑至96%一般历时约50天左右,而电池刚好每一个半月左右需进行一次放电和充电整理,由此看来,IBM为我们所预设的充电起始值为96%,是不无道理的。然而随着电池的衰老,电池充满电后因自放电现象而电量下滑至96%所需的时间可能会缩短,此时我们就有必要将充电起始值稍微下调,令该时间刚好在一个半月左右。

如果你经常需在办公室和设备现场之间“两地”奔忙,在办公室用交流适配器供电操作,而在设备现场则用电池供电操作,建议你把充电起始值设置为6%;这样便可避免因缩短充用周期增加充电次数而缩短电池的寿命;而且不会因爱护电池而影响了笔记本的移动优势。

请注意,文中所讨论的问题仅限于IBM ThinkPad笔记本,其他品牌的机器

Tuesday, February 10, 2009

Google Sync手机在线同步工具使用指南

Google昨天刚刚发布了面向iPhone、BlackBerry、Windows Mobile等手机的Google Sync服务。该服务能够把支持Microsoft Exchange ActiveSync协议或SyncML协议手机的联系人、日历信息(未来应该还支持邮件等更多Google服务的同步)与Google服务器进行同步。 通过Push Mail技术(应该主要针对支持Microsoft Exchange ActiveSync协议的手机),用户在PC上对通讯录和日程安排所做的变动,可以在实时同步到手机上。本文详细介绍了windows mobile、symbian平台手机使用Google Sync的配置方法,并介绍了syncml的基础知识

目前Google Sync主要支持如下一些平台:


  • iPhone
  • BlackBerry
  • Nokia S60
  • Nokia standard
  • Sony Ericsson
  • Windows Mobile
很奇怪,竟然不支持Google自己的Android平台,相信在Android平台,Google Sync的功能更为全面和强大。

值得注意的两则新闻是:

1、Google Takes Patent License to Microsoft Exchange ActiveSync

Google获得了Microsoft Exchange ActiveSync 使用授权,因此Google Sync对一些平台(主要是Windows Mobile、iPhone)的同步支持利用了ActiveSync协议,相信这是Google为支持Push Mail功能等其他商务功能从而争取商务人士而采用的一步棋子,毕竟Exchange Server在企业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2、微软推出移动备份服务My Phone

呵呵,看来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1、Symbian平台的Google Sync配置
对于基于Symbian平台的Nokia S60、Nokia Standard、Sony Ericsson的支持机型,是基于Syncml协议来完成,关于Syncml可以参考后面的介绍。
以N95为例子,配置步骤如下:
1、选择“功能表”->工具->同步处理
2、选择选项 -> 新同步情景模式,填写如下选项
同步情景模式名称:Google Sync
点击“应用程序”,进入设置,填写如下内容
名片夹 是否同步:是 远程数据库:contacts ,注意必须正确拼写 同步类型:双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双向、仅到服务器、仅到手机,具体参考后面的syncml的7种同步方式。 按照官方说明,目前Symbian平台似乎只支持都通信录的同步,因此只需要配置名片夹选项,
3、连接设置
服务器版本:1.2 服务器识别码:Google,注意是大写的G 数据承载方式:互联网 接入点:选择用户定义 -> 移动梦网 主机地址:https://m.google.com/syncml (注意为https) 端口:443 用户名: Gmail帐户名(格式为userid@gmail.com) 密码: Gmail密码 其他选项保持不变 4、点击返回,返回到同步处理界面(选择功能表 -> 连接功能 -> 同步处理) 5、选中Google Sync,开始同步

2、Windows Mobile平台Google Sync配置

对于Windows Mobile平台的支持机型,配置方法如下:

1、打开ActiveSync

2、点击“菜单”->添加源服务器

3、在“输入电子邮件地址”步骤,输入Gmail的电子邮件地址(不要选中“尝试自动检测Exchange Server设置”),点击下一步

4、在“编辑服务器设置”步骤,输入服务器地址m.google.com(选中“服务器需要加密的(SSL)连接”),点击下一步

5、在“用户信息”步骤,填写用户名字段(userid@gmail.com)、密码字段,域字段为空,选中“保存密码”,点击下一步

6、在“编辑服务器设置”步骤,选中要同步的数据,点击完成,开始同步操作

3、其他平台同步配置
对于iPone平台,Google Sync采用了Microsoft Exchange ActiveSync协议,同步设置方式可以参考Google的官方帮助
Sync: Set Up Your iPhone or iPod Touch
对于BlackBerry平台,Google Sync有单独的客户端,可以从用手机访问地址http://m.google.com/sync,然后下载Google Sync客户端,配置后进行同步。具体使用可以参考
对于Motorola、Samsung、天宇(包括一些山寨机)的一些支持Syncml的机型,也可以按照类似步骤进行配置。 Motorola支持Syncml的机型:A1200、A728、A760、A768i、A780、E2、E6、L6、L7、U6、V3、V300、V303、V360、V3i 、V600、V8、Z3 Samsung支持Syncml的机型:SGH-D508、SGH-E728

4、参考知识:
4.1、关于Syncml
SyncML是一种唯一行业通用的移动数据同步化协议,由SyncML initiative发行,是一种开放性协议。SyncML协议的目的是解决移动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数据同步和设备管理问题。在SyncML之前,数据同步 和设备管理是基于各种私有协议实现的,每种协议只能支持有限的设备和数据类型。各种协议间不能互通,这就限制了用户的数据访问、传输和移动性。

SyncML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


  • 可以通过任何移动设备将网络数据同步化。
  • 移动设备中的数据也可以用任何网络数据同步化。
  • SyncML协议特性:
  • 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上工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 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包括HTTP,WSP,OBEX,SMTP,Pure TCP/IP.
  • 支持通用的个人数据格式,如vCard,vCalendar和E-MAIL等.
  • 考虑到移动设备的资源限制,对移动设备的存储空间进行了优化.
  • 建立在internet协议和web技术上,是可执行而且有很好的协作性的.
  • 协议最小功能就是赋予所有设备最常用的同步能力
4.2、Syncml的7种同步模式
syncml sync mode
4.3、SyncML Protocol Architecture
syncml

Monday, February 9, 2009

TMPGEnc XPress Ver.4.6.3.268 英文注册版

软件名称: TMPGEnc XPress

软件版本: 4.6.3.268

软件类别: 转换软件

运行环境: Windows2000/XP Windows Server2003 Windows Vista

软件语言: 英语(English)

软件大小: 29.9 MB

发行日期: 2008-12-04

软件简介:

修正了在输出Windows Media Video中,有时无法与设置值不符的问题。 修正了2次处理输出 MPEG-4 时,无法在桌面等路径无法生成临时文件夹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淡入/淡出处理时编码时间过长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PV3文件阅读器时,改变素材数据中的画面宽高比时,编码无法以正确宽高比输出的问题。 修正了读取 AviSynth的avs文件时,发生错误和黑屏等问题。 修正了输出AVI文件时,视频CODEC的画质,关键格间距,和设置码率等与设置值不符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VFAPI文件阅读器时,发生停顿等问题。 修正了使用 MPEG 文件阅读器读取 MPEG-2 PS 文件时一部分的图像中出现绿色块噪声点的问题。 修正了对一部分MPEG文件的宽高比误判等问题。 修正了读取 AAC 音讯时发生几十毫秒延后的问题。 修正了读取 MPEG-2 TS文件时,如果存在先导不明数据就无法读取的问题。 修正了在连接多个素材输出时,如果素材间YUV色空间不同,在进入读取变化的素材时发生错误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MPEG工具分离LinearPCM时,文件扩展名为tlp的问题。 以及其他细微的修正。

下载地址
http://www.vsdown.com/soft/175.htm(如果不能正常下载,请安装网际快车Flashget后再进行下载,在下地址下方,点击“TMPGEnc XPress Ver.4.6.3.268 ”即可下载)

注:下载后RAR文件包含注册机keygen.exe。

<新增功能>

开始支持 NVIDIA CUDA 2.0。使各种视频处理滤镜以及MPEG-1/2解码组件可以直接使用CUDA。
使用CUDA 是要求系统必须具备使用CUDA 功能的视频卡以及驱动程序。您可以通过参照NVIDIA 的网站确认您的视频卡和驱动程序是否支援CUDA。
使用G80Core的GeForce 8800 GTX/GTS系列暂还无法使用本功能,谨请注意。<程序修正>
修正了在输出Windows Media Video中,有时无法与设置值不符的问题。
修正了2次处理输出 MPEG-4 时,无法在桌面等路径无法生成临时文件夹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淡入/淡出处理时编码时间过长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PV3文件阅读器时,改变素材数据中的画面宽高比时,编码无法以正确宽高比输出的问题。
修正了读取 AviSynth的avs文件时,发生错误和黑屏等问题。
修正了输出AVI文件时,视频CODEC的画质,关键格间距,和设置码率等与设置值不符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VFAPI文件阅读器时,发生停顿等问题。
修正了使用 MPEG 文件阅读器读取 MPEG-2 PS 文件时一部分的图像中出现绿色块噪声点的问题。
修正了对一部分MPEG文件的宽高比误判等问题。
修正了读取 AAC 音讯时发生几十毫秒延后的问题。
修正了读取 MPEG-2 TS文件时,如果存在先导不明数据就无法读取的问题。
修正了在连接多个素材输出时,如果素材间YUV色空间不同,在进入读取变化的素材时发生错误的问题。
修正了使用MPEG工具分离LinearPCM时,文件扩展名为tlp的问题。
以及其他细微的修正。

安装步骤:
Installation Notes:

1. Uninstall any previous version of TMPGEnc 4.0 XPress.

2. Delete the folder "TMPGEnc4XP", in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Application Data\Pegasys Inc".

3. Install TMPGEnc 4.0 XPress. Afterwards, launch it once, then exit.

4. Copy keygen.exe to install directory: >"C:\Program Files\Pegasys Inc\TMPGEnc 4.0 XPress". - Launch keygen. - Change the "Version:" from "4.5.1.254" to the current version (4.6.3.268). - Press "Generate", then "Patch".

5. Done.

Sunday, February 8, 2009

IT市场25大鲜为人知的秘密

美国知名IT专栏作家约翰·德瑞克(John Dvorak)日前评出了IT市场25大鲜为人知的秘密,其中包括:Windows原名“Interface Manager”,而戴尔原名“PCs Limited”.以下为 IT市场25大鲜为人知的“秘密” :

1. 全球第一台PC名为“Simon”,诞生于1950年,售价300美元.

2. 希捷原名“Shugart科技公司”.

3. 最初的计算机时钟并不能准确显示时间.

4. Windows原名“Interface Manager”.

5.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是一种夸张的起名方式,灵感源自NCR(国家现金出纳机公司,National Cash Register)

6. 20世纪70年代时的软盘直径为8英寸.

7. 1980年Commodore推出了VIC-20计算机,售价299美元,RAM仅5K.

8. 世界上第一块1GB硬盘诞生于1980年,重550磅,售价4万美元.

9. 很多人将Burroughs B-5000 (circa 1955) 视为全球最伟大的计算机.

10. “IP”既代表“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也代表“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因此,把“IP”与企业挂钩时,很容易产生歧义.

11. Sun最初的股票代码为SUNW,后改为JAVA

12. SanDisk原名“SunDis”.

13. 真正让激光打印普及的是苹果公司.

14. Photoshop曾用名“Display”和“ImagePro”,并不是由Adobe开发,而是大学生Thomas Knoll.1988年,Adobe获得授权.

15. 喷墨打印机墨水每加仑价值5000美元.

16. 今天的GPS汽车导航系统最早诞生于1985年,名为ETAK Navigator,由一台计算机和航位推测程序组成.

17. 英特尔的第一款处理器为4004,专门为计算器设计.

18. SCO原名Santa Cruz Operation.

19. 计算机也需要休息,到了晚上也要关机.

20. 诺顿反病毒程序鼻祖彼得·诺顿(Peter Norton)曾经说过,没有比计算机病毒更可恶的恶作剧.

21. Modem被称为“调制解调器”并不准确,应该被称为“网络适配器”.

22. 戴尔原名“PCs Limited”.

23. 苹果的第一台计算机是Apple 1只是松散的零部件组合,到了Apple II才算是真正的成品.

24. 联想(Lenovo)意指“创新的联想”,“Le”代表“联想”(legend),novo代表“创新”.

25.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被称为“电脑”(electronic brains).

IT从业人员看的10大论坛

一、IT技术开发综合类
http://community.csdn.net/
适合人群:只适合软件开发者

二、www.itpub.net
适合人群:数据库开发人员

三、http://bbs.chinaunix.net/forum/
适合人员:系统工程师

四、bbs.chinajavaworld.com/
适合人员:JAVA开发

五、http://www.huihoo.com/forum/
适合人员:中间件开发者

六、http://www.sysvs.com/bbs
适合人员:IT售前及技术顾问

七、网络工程类 www.1000bbs.com
适合人员:布线/网络工程师

八、http://www.sharecenter.net/
适合人员:网络工程师

九、IT管理综合类 http://club.amteam.org/
适合人员:企业策划,CIO

十、IT评论类 www.tianyaclub.com it视角
适合人群:大多数

Canopus Procoder 和小日本在视频编码转换上哪个好?

TMPGEnc(既通常称之为小日本),Canopus Procoder 1.5,MainConcept Encoder(包括Adobe Premiere自带的v1.0版),Sony Video Vegas 5.0(既SonicFoundry VideoVegas)我们都用过对AVI文件进行MPEG2(用于DVD视频用).

1.从编码质量来讲我们感觉无论是色彩还是分辨率Canopus Procoder 最好,Vegas次之.

2.从使用方便角度来讲,Canopus Procoder小日本及德国的MainConcept Encoder(不包括Adobe Premiere自带的v1.0版)可单独使用(即不必必须与其他非编软件合用).而Vegas本身就是非编软件(有可能将来会成为业余爱好者的首选).

3.从参数可调节目前这几种软件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都较接近了.

4.由于AdobePremiere软件为绝大多数非编爱好者首选应用广泛,能安装后无须任何修改变动,直接在Premiere软件时间线(Timeline)上调出使用的,在上述四钟软件中只有Canopus ProCoder,其早期版本的质量就是广播级的.到v1.5版后更是改进不少.在Canopus官方网站上的报价为USD800(RMB七仟元).对于中国的视频爱好者来讲这几乎是天价,但目前网上各著名网站上都有下载,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福音.

另外Canopus的很多软件都能随电脑CUP升级的速度提升不少.这里我们没拿编码速度来比较,是因为无论那种编码软件其编码后的色彩与图象质量是与编码速度成反比.所以我们赞同对AVI文件进行MPEG2编码采用Canopus Procoder编码软件。

Friday, February 6, 2009

手把手教安全删除手机与PC套件的连接

 

貌似很多机友都不知道如何在连接PC套件之后,安全删除硬件拔下手机的USB,我特地截了几张图给大家看看。

  PS:由于我使用的是英文版PC套件,对选项不明白的机友请留言回帖


  1,用完PC套件,需要安全断开手机连接时,请点一下左上角第三个选项setting(设定),然后选择第二项Manageconnetions(连接管理)

  

  2,打开新的选项页之后,看到连接管理中的四个选项。由于E51是通过USB连接电脑的,要断开便需要将第四个选项USBcable前面的勾去掉。

  

  3,操作完成,电脑右下角后自动弹出提示窗口,表明E51已经断开了通过USB的连接,这是便可拔下数据线。

  

  安全删除硬件的作用:


  安全删除硬件是用于安全地从系统中拔出USB存储设备如U盘、MP3播放器、移动硬盘、读卡器等用的。其作用就是:通过不关机断开硬件与电脑连接(即所谓的热插拔),来安全地拔出USB存储设备,避免损坏USB存储设备本身及其中的文件和电脑系统。


  论坛的大虾请别见笑,因为这个操作方法估计还有不少新人不清楚!


Thursday, February 5, 2009

一位女大学生心酸的求职承诺


招聘会上,一家公司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填写一份表格,回答几个问题。这是一位女大学生填写的求职承诺! 

    一、谈恋爱了吗? 

    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感觉。所以,五年内保证不恋爱;五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五年内不结婚;五年后万一不得不结婚了,保证五年内不生孩子;五年后万一不小心必须生孩子了……那应该是四十五岁以后的事了吧,你们可以考虑辞退我了。 

  二、能喝酒吗? 

    二十五年来从来没有喝过酒,不过,如果工作需要,喝;不是工作需要,但领导有要求,喝;客户有要求,喝;有酒量,喝;没酒量,创造酒量也要喝;实在喝不下去了,吃解酒药,喝;喝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胡言乱语、上吐下泻了,那也并不表示我不愿意喝,麻烦领导直接将酒灌进我的喉咙里,只要能灌进去,就行。只有一个请求,曲终人散后帮忙将我送进医院。 

    三、希望什么岗位?

    我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是管理学学士,英语六级,最好能在管理岗位;不能在管理岗位,做个打字、收发信件的文书也行;不能当文书,在办公室扫地、端水、抹桌子……打打杂也行;打杂不行,下车间、到班组也行。 

  四、期望多少薪酬?

    五十万?想都不敢想;二十万?痴人说梦;十万?绝不可能;六万?非常非常满意;四万?非常满意;两万?满意;一万?我知道不是月薪,是年薪,我也……满意。如果公司还有困难的话,打张白条,也行。 

    五、能出差吗?

    短期的,可以;长期的,也可以。短途的,可以;长途的,也可以。与女上司一起出差,可以;陪男上司单独出差,也可以。有出差补助,坐火车,住旅店,下馆子,最好;没出差补助,坐驴车,住澡堂子,泡方便面,也没关系。 

    六、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我大学毕业两年多了,跑过几十场招聘会,投了几百份求职简历,都石沉大海了。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可我今天想说的是,这么大个地球,就不能给我一个支点吗?我只是需要一个岗位啊!给我一个岗位,让我养活我自己吧!